自从17世纪信弘优配,沙俄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后,新疆就成为了与沙俄接壤的地区。当时,新疆的准噶尔汗国实力强大,势力范围不仅覆盖新疆,还延伸至中亚,足以与沙俄和清朝抗衡。
然而,准噶尔汗国最终在清朝康、雍、乾三代皇帝的努力下被灭。至1757年,清朝重新控制了西域,并将新疆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体系,设立了伊犁将军负责新疆事务。从此,新疆成为清朝的领土,尽管沙俄早已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。沙俄没有与准噶尔汗国发生直接冲突,而是通过支持准噶尔侵扰清朝的方式,意图从中渔利。
直到清朝打败准噶尔汗国后,沙俄才开始对新疆进行觊觎。19世纪中期,沙俄在中亚占领大片土地,并开始有意夺取新疆。1860年,沙俄和清朝签订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虽然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边界已经划定,但双方在西部并没有边界协议。沙俄试图通过划定新的西北边界,将新疆纳入其控制范围。
展开剩余69%沙俄提出的边界主张认为信弘优配,清朝的控制区域应限于西北的卡伦地区,卡伦以外的土地视为无主之地。但清朝并不同意这个提议,因为卡伦周围是重要的边防地区。于是,沙俄于1862年派兵进入新疆,强行占领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部分地区,直逼塔城和伊犁。当地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,最终成功阻止了沙俄的进一步推进。
双方经过谈判,沙俄要求以停火线为边界,但清朝则希望在原始边界和停火线之间划定一个折中区域。最终,沙俄不愿妥协,清朝被迫在1864年签订《勘分西北界约记》,将44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地区割让给沙俄。
随着沙俄在中亚的进一步扩张,到了1865年,沙俄与中亚的浩罕汗国发生冲突,最终占领了该国的塔什干。沙俄的势力范围进一步逼近新疆,并于1871年通过阿古柏等力量进入新疆,占领了伊犁。伊犁当时是新疆的首府,战略地位重要,且土地肥沃,因此沙俄不可能轻易归还。
尽管清朝要求沙俄归还伊犁,沙俄却以“帮清朝守卫伊犁”为理由拖延时间,直到1878年,清朝的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。沙俄虽然没有归还伊犁,但仍通过《里瓦几亚条约》将伊犁的部分区域割让给沙俄。最终,清朝与沙俄签订了《中俄伊犁条约》,将新疆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沙俄。
随着这一系列的割让协议,沙俄从清朝手中夺走了约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其中大部分属于新疆,部分属于外蒙古。尽管如此,沙俄的侵略并未结束,直到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,沙俄才逐渐退出东北,随后逐步衰弱。
尽管沙俄灭亡后,苏联继承了其疆域,并依旧对新疆保持兴趣。1933年,新疆的军事政权落入盛世才手中,盛世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与苏联建立联系。苏联在新疆开始设立商贸特权,慢慢地将新疆的经济与其联系紧密。
然而,随着1934年盛世才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深入,苏联不满足于经济影响力,开始通过支持盛世才的军队控制新疆。1941年,随着二战形势的变化,盛世才选择与蒋中正政府合作,并于1942年驱逐苏联军队,终结了苏联对新疆的控制计划。
1960年代,随着中苏关系恶化,苏联试图通过影响新疆的教育体系进一步侵蚀当地的中国领土,甚至支持大量当地民众迁往苏联。虽然苏联未能实现其在新疆的野心,但在这一时期,大约6万人逃往苏联。
1991年,苏联解体后,随着哈萨克斯坦独立,新疆与俄罗斯的接壤仅剩55公里。此时,俄罗斯再也无法对新疆进行侵扰。历史告诉我们,无论过去的友谊如何深厚,最终的边界决定依然是最关键的因素,接壤的地区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